彩色的步道,齐全的健身设施,漂亮的河岸风景......近日,记者来到芦溪县袁河西路,看到原本坐落于路口散发阵阵异味的垃圾转运站拆除搬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植被,从捂鼻绕行的路段已经嬗变为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垃圾中转站搬迁,进站活动帮了大忙!”县人大代表刘京勋告诉记者,这一受到广大居民拍手叫好的民生工程,是芦溪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一府一委两院”走进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活动,推进民生实事更好更快落地的一个缩影。
2020年9月,芦溪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将“局长(主任)走进代表联络站联系代表”活动进行提档,在全省率先组织“一府一委两院”走进代表联络工作站,接受代表、群众监督,标志着该县在依法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2020年10月,进站活动在芦溪镇先试先行。县政府副县长徐庆宇率领9个相关部门,围绕农村交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与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其中就有刘京勋代表提出的“垃圾中转站搬迁升级”建议。徐庆宇当场要求县城管局加快落实,年底前完成旧垃圾转运站的拆除改建。不到2个月,投资近2000万元,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垃圾中转站就在芦溪镇新田村正式建成使用。活动的突出成效,为在全县铺开这一创新举措注入了“强心剂”。
听民声、强监督、解民忧。各乡镇人大结合进站领导分管工作和辖区经济社会特点,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完善了先期组织代表收集社情民意、开展专项视察调研等流程,确保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代表性,戳中民生热点,监督更具针对性。自此,一场覆盖县、乡(镇)、村三级,关注全行业领域的监督活动在芦溪大地上如火如荼铺开。
杨宣公路是萍乡市新修建的一条旅游公路,在芦溪县境内横跨源南、银河、宣风三个乡镇,与多条省道、县道、乡道交汇,交叉路口众多。自2019年试通车以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问题成为了群众心里的揪心事。在银河镇的“一府一委两院”进站活动中,这个悬挂在群众心头已久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没想到我们的建议提出来没多久,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县人大代表何学冬告诉记者,在进站活动开始前,银河镇人大专题组织代表就杨宣公路安全问题进行现场视察调研,在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晏超进站时,提出了“完善沿线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消除杨宣公路芦溪段交通安全隐患”的建议。“没想到政府接到建议后,立即安排县交通运输和县交警大队,对沿途排查,核实每处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到2020年11月,共新增减速带258.5米、震荡标线11处,警示柱21根,警告标示16套,公路安全状况明显提升。
“代表有所呼,‘一府一委两院’必有所应在芦溪成为常规动作。”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世燕介绍道,为进一步深化进站活动成效,该县探索推出了“落实情况反馈会”制度,人大代表化身“判卷人”,对“一府一委两院”办理意见建议、落实民生实事情况进行“听、评、议”,推动民生事项办理驶入“快车道”。
“针对上次活动罗惠群代表提出的‘增加袁河西大道公厕数量’的建议,县政府综合考虑人流、路程等因素合理规划设立公厕,截至2020年12月20日,袁河西大道完成新增公厕3座。”......2020年12月30日,县政府副县长钟华走进代表联络工作站,用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具体项目,向代表报告意见建议落实情况,赢得了代表的交口称赞。代表们表示,对这种办理反馈形式很喜欢,作为人大代表,感觉更受尊重了,更有荣誉感,履职热情更加高涨。
截至目前,通过进站活动,该县共收集意见建议176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64件,正在抓紧落实办理的83条,进站活动成为了沟通代表和群众的连心桥,推进问题解决的加速器,改进工作的议事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一次次进站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条条代表建议的扎实办理,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让“一府一委两院”和代表、群众“心连心”,让人大监督更贴民心、更合民意,充分彰显了人大工作的为民初心和履职担当。(王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