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 页 人大概览 领导之窗 会议专栏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调查研究 代表风采 县乡人大 机关建设 公告公示 规章制度 地方立法库

  公告公示  
萍乡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 【05-11】
萍乡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 【05-11】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5-10】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5-10】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5-10】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5-10】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5-07】
萍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04-24】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4-14】
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04-14】
  专题专栏  
  人大知识 更多>>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之间出... 【03-23】
什么是法律位阶? 【03-15】
什么是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03-09】
啥是建议? 【12-21】
人大代表如何产生? 【09-14】
人大代表的名额是如何确定和... 【06-30】
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关系是... 【01-12】
人大代表应当接受谁的监督? 【11-24】
为什么说人大代表个人不直接... 【07-27】
代表议案如何处理? 【06-05】

位置导航:     首页 > 代表风采
躬身力行践为民初心—记莲花县人大代表宁乐才


“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湘赣临时省委书记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他在山上发现一块石头上面的图案很像一个棋盘,就将这里叫做棋盘山......” 眼前这位侃侃而谈为我们解说的中年人叫宁乐才。宁乐才,黎族,莲花县人大代表,神泉乡棋盘山少数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挖掘棋盘山少数民族村的红色资源,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经过多年努力,棋盘山村成为全市小有名气的小山村。2021年,棋盘山村获评省级红色名村,并成为全市首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2022年,宁乐才被市委组织部选树为“新时代贛鄱先锋”“一心为民好支书”。



建强支部才是硬道理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上任后,宁乐才认真钻研党务知识,学习领悟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的有关要求,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推进以来,宁乐才认真对照“461”的工作要求,标准化设置村级活动场所,为服务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面对村干部老龄化、低学历化的问题,他及时了解村庄年青人的状况,积极物色培养村后备干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为党支部补充了新鲜血液。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重点的议事规则,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推行乡村权力清单制度,严格执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全天都有人为群众办事;推行农事代办制,村委会办结不了的事项由负责接待的村“两委”干部代为到上级部门办理,切实将服务群众“365天不打烊”落到实处。

用好红色资源谋出路

棋盘山村红色资源丰富,是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宁乐才充分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紧紧抓住创建省级红色名村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并筹集资金300余万元,新建垄上改编广场、同心广场、民族牌坊,修复一座“白皮红心”碉堡,对垄上改编会议旧址重新布展,建设村史馆、红色行军路、铁军出山纪念园,牵头研发《艰苦的斗争》《陈毅遇险》两堂微党课,成为广大党员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他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完成“白改黑”道路6000余米、入户路5000余米,治理河道1000余米,修缮、修建桥梁3座,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过精心打造,棋盘山村成为全省红色名村现场会的观摩点,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棋盘山获评第三批省级红色名村,近年来,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如何让前来参观的人留下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宁乐才在经过充分调研后,决定借助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办起了农家乐,既丰富了红色名村的内涵,又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入。

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棋盘山村是个地处偏僻的小山庄,产业薄弱,老百姓大多是以种植、养殖为生。面对小规模、低收益的集体经济产业,宁乐才经常愁眉苦脸。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始终是宁乐才心中最牵挂的一件事。几年来,他带领村干部,配合县直单位驻村干部,多次外出深入调研,并经常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研究讨论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分析研判,决定成立棋盘山中蜂养殖合作社,注册“神泉棋盘山”商标,整合中蜂养殖产业基地和晶沙柚果业基地,建立肉牛养殖基地,让群众有了发展致富的产业。棋盘山村获评省级红色名村之后,如何让更多的人留在村里,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决定建立黎家小厨农家餐厅。通过“专业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盘活各项资源,利用结余产业资金通过入股神豚农业和东城石材厂按比例分红,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吴东凤)

 
Copyright @ 2014-2018 版权所有:萍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Tel:0799-6832515 Fax:0799-6832515 E-mail:pxrdbjb@126.com
技术支持:赣西网络 经营许可证编号:赣ICP备1400385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302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