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莲花县湖上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曾家村,提起“”曾清荣”这个名字,当地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在大家眼里,曾清荣不仅是一个好代表、好支书,更是一个致富不忘众乡邻的领路人。
放弃高薪厂长 毅然回乡当村官
出生在一个贫农之家的曾清荣,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二。1989年高中毕业后,曾清荣在当地做了3年制衣学徒,随后去了东莞的一家制衣厂,开启了他的打工生涯,凭借个人努力,从车间组长、打板组长一直干到技术主管,2002年,曾清荣在深圳露丹妮亚服装有限公司担任生产厂长,2006年在深圳天达服装有限公司担任部门经理,事业蒸蒸日上。
2013年,曾清荣43岁,作为村里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逢年过节回村经常有人邀请他唠唠家常,长期在大城市打拼和生活的曾清荣,看到家乡的道路是那么的泥泞不堪,家乡的杂屋旱厕多如牛毛,听着亲朋邻舍诉说着常年在外打工漂泊的艰辛,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想起日渐老去的父母、刚生娃的儿子、智障的弟弟和发展落后的家乡,心中萌生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回去,既为照顾家人,更是为家乡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曾清荣毅然选择辞职回到村里,并于2015年元月换届选举任村支委兼任报账员,2017年11月,在村民的支持下担任村支书,从此走上了村官之路。
积极为民办事,用心用力解民忧
自从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不忘为民办实事的初心。2020年,村民曾继生做外墙粉刷时不幸掉落,摔成重伤,成了植物人,曾清荣得知此事后,主动调解,多次与包工头协商,在曾继生家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曾清荣又为此事东奔西走,最后法院判决包工头赔偿曾继生合理的医药费。“曾书记不容易啊,每天在村子里忙个不停,为我们解决一桩桩难事,他真是我们的好支书。”曾继生激动地说。
担任村支部书记后,曾清荣下了大力气提升基础设施条件,他以身作则,积极带领村两委干部从事水圳维修、桥梁加宽、道路整修、饮水工程建设等基础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以实际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截至目前,修建村组路3.5公里,新农村建设点6个,河道治理1000余米,修建自来水净化池2座,解决了全村村民头疼的饮水安全问题。
打造村级产业,百姓日子富起来
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一直是曾清荣的目标,自从2017年11月担任村支书以来,将近5年的时间里,曾清荣一直想方设法的为村里发展产业、做强经济,为村民谋求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作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村两委带头人,曾清荣多方协调、来回奔波,一刻不停歇,积极引进木龙潭生态园有限公司,并大力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投入其中用以发展肉牛养殖业,投资40万元种植砂糖橘和油茶,吸纳全村6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解决多户脱贫户就业问题,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周围村民致富增收。
主动奋战“疫”线,扛起责任显担当
11月15日凌晨,在莲花西高速卡口点,曾清荣正穿着防护服忙着给过往司乘人员扫码、测体温、登记信息,积极参与到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用实际行动诠释“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早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时,曾清荣就带领一支2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每天深入村组开展防疫巡查、场所消杀、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对村民出行情况进行摸底,建立疫期流动人口台账。他还组建疫情防控微信群,每日向村民通报疫情情况,提出防护要求,并在群内开启“村民点单,志愿代购"服务。同时,他积极带头组织村民向县红十字会捐款23350元,得到了百姓的充分肯定。
致富不忘本,思源总关情。曾清荣喝着曾家水长大,始终热爱自己的家乡,发家致富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们,毅然决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当村官,谋发展,搞建设,敢挑重担、善谋实干,带领村民共谋幸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冯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