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满意度测评是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监督形式的完善和细化,是创新之举。某项工作干得怎么样,社会效果如何,通过测评票体现出来,能够直观了解到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评价。”湘东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吴鹏深有感触地说道。
近年来,湘东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评议,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四个发力”,有效提高人大监督质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从重点难点上发力,精准选题。湘东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认真研究、反复权衡,有针对性地选择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同时,针对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满意度测评项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测评,不断提升测评的准确性。如今年,湘东区人大常委会选择全区企业出口情况、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情况等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有力推进了区委中心工作高效开展。
从广度深度上发力,精准调研。没有调研就没有精准的满意度测评,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现场测评时间虽然很短,但为确保满意度测评的效果,湘东区人大常委会对重点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并邀请人大代表、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形成客观、真实、准确、全面的调研报告。在满意度测评前,供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查阅、参考,将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纳入区人大常委会的满意度测评中,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
从常态长效上发力,精准测评。2013年3月首次出台了《湘东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审议和测评办法》,根据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多次修改完善测评办法,并就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代表建议办理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述职等工作开展“常态化”开展满意度测评。2017年至2022年,湘东区人大常委会共开展满意度测评53次,测评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创业就业、环境保护、医疗保障、司法公正、审计整改等各方面,实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全覆盖。
从效力作用上发力,精准监督。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工作闭环,对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测评结果满意,是对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测评结果基本满意,是对被测评部门工作的推动;测评结果不满意,说明该项工作还未做到位,需加强整改、强力推进。湘东区人大常委第一时间将满意度测评结果、整改情况向区委汇报,并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名义函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请区人民政府督促相关部门按要求进行整改,确保满意度测评结果落到实处。同时结合调研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被测评部门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满意度测评是地方人大工作创新的一项生动实践,是延伸监督链条,提高监督实效的有效载体,湘东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推进满意度测评落地落实,更好地实现人大监督工作的“闭环效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黄霞)